ID: 558935

第二单第14课 宋元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七年级下)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64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单第,14课,宋元,时期,文化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宋元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这一课,教师可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引导学生阅读《资治通鉴》的精彩段落、欣赏一些宋词元曲,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喜爱这些文献的兴趣。www.中考资源网 教学目标 (一)www.中考资源网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二)www.中考资源网能力目标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www.中考资源网 (三)www.中考资源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www.中考资源网 学习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的温婉才情和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怀。www.中考资源网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www.中考资源网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www.中考资源网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www.中考资源网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备注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引出作者:司马光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www.中考资源网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www.中考资源网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www.中考资源网《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www.中考资源网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www.中考资源网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www.中考资源网《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年的历史,共294卷。www.中考资源网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www.中考资源网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容易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资治通鉴》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史记》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便于完整地记载历史事件事件间缺乏联系,难以描绘社会整体发展线索《通鉴纪事本末》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www.中考资源网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www.中考资源网《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www.中考资源网其次,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www.中考资源网很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