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93006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4份打包)

日期:2024-06-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35979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2020届,高考,人教,一轮,复习
    课件109张PPT。课件83张PPT。限时规范特训43 中国地理概况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 C.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 D.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可知,①为大兴安岭,②为武夷山,③为太行山,④为喜马拉雅山。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A正确。 答案:A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武夷山附近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③太行山附近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C正确。 答案:C [2014·安徽卷,27~28]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3~4.解析:第3题,34°N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高原气候,故该区域亚热带分布范围小。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带分布及成因。由于我国位于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大洋(太平洋)西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冬季形成的亚洲高压势力强盛,冬季风势力强,故我国东部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大、范围广,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从而造成我国亚热带的位置偏南。 答案:3.B 4.D [2019·岳阳质检]读下图,回答5~6题。 5.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  ) ①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 ②修建的水库数量增多 ③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  ) A.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B.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C.河口附近海岸受侵蚀而后退 D.滨海地带土地盐渍化趋势减弱 5~6.解析:第5题,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状况变好,产生的泥沙减少及水利工程拦沙增多。第6题,据图分析,我国海平面总体在上升,海啸破坏程度明显增强;受海平面升高和泥沙堆积减少的共同作用,河流入海口处的湿地面积可能会缩小,但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不一定缩小;受海平面升高和泥沙堆积减少的共同作用,河口附近海岸受侵蚀后退,滨海地带土地盐渍化趋势加剧。 答案:5.B 6.C [2019·郑州市模拟]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复种指数的大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读1999~2013年我国局部地区平均复种指数图,回答7~9题。 7.①地是(  ) A.东北区 B.甘新区 C.华中区 D.西南区 解析:内蒙古及长城沿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复种指数较低;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等地可达两年三熟以上,复种指数高;东北地区受水热条件限制,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为100%。 答案:A 8.长江中下游区复种指数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