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21942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2人教新课标(2课时)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632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
  • cover
回顾·拓展二 本次“交流平台”要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内容:一是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二是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两首古诗: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一首写元旦,一首写中秋节,两首诗与本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 本次“趣味语文”编排的材料,是三种文体的变化,阅读后既感到有趣,又能领悟到标点符号的妙用。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清明》,标点符号略作改动,竟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标点符号再作改动,又变成一出精致的小短剧。而且文体变了,基本意思不变。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真是神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 过程与方法: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调查结果,进行表达方法的小结。 日积月累: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粗知大意。 趣味语文:学生独立阅读感悟为主,联系实际,谈谈这个趣味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学生学习、积累的兴趣。 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 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收集民风民俗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两首古诗的作者和诗句的含义 3、关于标点符号故事的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你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具体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 例文????????????? 详略得当,? 运用拟人、比喻、反问,?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发达方法? 表达方法 例?文? 三、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在交流时,还可借助一些图文资料,加深印象,领悟其文化内涵。听的同学要提出意见。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从资料的意义、叙述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议。 ???? 回顾·拓展二? 详略得当 运用拟人、比喻、反问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简介古诗作者:宋代的王安石和唐代的皮日休。 2、学生初读古诗,与同学互读,纠正读错的音,互相说说古诗的意思i,遇到困难教师适当点拨。 3、教师点拨。《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两首诗各写了什么节日?描写了哪些节日风俗? 4、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5、你还背过哪些古诗?给大家背背。? 二、学习趣味语文 1、默读“趣味语文”两遍。想一想,再说说自己的理解,有趣之处在哪里,然后说说体会到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与标点符号有关的趣闻?讲给大家听听。教师补充故事: 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打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赢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时怎么断句的吗?? ?? 回顾·拓展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