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7862

第1课 邓稼先 教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4964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邓稼先,教案
  • cover
第1课 邓 稼 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借助小标题,复述并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作者取舍材料的艺术和布局谋篇的手法。 3.学习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这其中,有一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道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 【新课解读】 一、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2.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3.教师:同学们,本文的写作形式不同于以往我们学过的文章,请大家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中以下基本信息: (1)课文按小标题可分为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大意。 (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含义。(举例即可) 学生速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引导、明确: (1)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通过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凸显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历,表达了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了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进行了高度赞扬,表达了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小结: (2)示例: “两弹”元勋———表明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我不能走”———形象地展现了邓稼先那“碎首黄尘燕然勒功”的一腔热血。 永恒的骄傲———气势磅礴,对邓稼先的一生做了最恰当的评价。 二、整体把握———透视人物 教师: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换句话说,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事件和人物品质。 (教师提示:概括事例的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在学生发言,同学补充后,教师引导、明确:   教师小结: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除了运用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刻画人物以外,作者还从其他角度对邓稼先进行了刻画。请同学们思考多媒体上出示的问题,然后再做归纳。 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年来的历史? (2)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