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美术欣赏与收藏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重点在于学习美术欣赏与收藏的方法,了解和认识美术的文化价值。前者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后者是美术课作为文化课程的一个科目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之一。本课立足于学生对美术欣赏领域初次学习这个实际情况,让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来欣赏美术作品。内容由两个“试一试”环节和三个“观察与思考”环节构成“试一试”环节的设置重在让学生能在独立欣赏的前提下,试着带问题和要求去观察和思考,去创造美术作品。“观察与思考”环节从一开始的引导启发式的观察与思考到学生能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学习建议”则是思考与创作二者的结合,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自创性地完成任务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富有好奇心,好动,好表现,采用形象生动的现实题材事件进行课堂导入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宜在课堂上多采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同时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由于学生首次上这种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尽管专业知识比较薄弱,但是思维活跃,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面、多层次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尝试收藏卡的设计制作。 2.引导学生从角色模拟、画面感受、文献阅读中尝试用描述、分析、解释与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通过收藏卡的设计与制作发现美术收藏的意义。 3.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真实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意义。 难点:能够独立尝试用描述、分析、解释与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私人收藏物件、课件 2.学具:私人收藏物件、国内外经典美术作品一幅(图片或文字信息)。 七、教学过程 (一)场景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保加利亚民众再现名画场景示威抗议”的场景照片,请学生猜这些示威者再现了哪一幅法国名画的场景。 2.学生活动:回答并说明理由。 3.教师活动:展示抗议现场照片和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小结:“同学们,美术作品不仅能反映社会文化、历史,而且它有时比文字记录的历史更加贴近历史的本质,所以亚里士多德曾说:‘美比历史更真实。’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收藏,了解和认识美术的文化价值。” 【设计意图】:从现实发生的事件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欣赏(预计用时20分钟) 1.欣赏列宾的《伏尔加纤夫》。 (1)描述:对画面中的事物做出感性的描述。 ①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美术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最基础的四步欣赏法,即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②学生活动:看书理解与模拟演示:将画面中出现的11个人物形象分为3组,就各组中所感兴趣的一位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这两个方面,进行仔细观察,最后行模拟演示由一个同学代表上台进 ③教师活动:即时拍摄:学生的表情和动作的特写照片 ④教师活动:模拟表演结束后,将排好版的三组照片分别放置在同一张幻灯片中,邀请不同的组对其他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⑤教师活动提示学生:“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进行了模拟表演,从而体验了纤夫们的苦难。但是美术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从画面分析中找到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表现苦难的。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列表格。” (2)分析: 背景 人物 视点 设景 色彩 构图 ①教师活动:设问:“列宾曾在其回忆录《如烟往事》中这样写道:‘伏尔加河的什么东西最让人惊异?’我们对比看一下列宾在1872年创作的《涉水的纤夫》,你发现答案了吗?” ②学生活动:图片对比,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