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72069

第8课 发现不一样的美 教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5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课,发现,不一样,教案
  • cover
第8课 发现不一样的美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拍摄技法,同时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通过实践体会摄影拍摄,感受通过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创意的取景来传达自己情感和思想。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摄影技法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摄影兴趣,重点提高学生摄影拍摄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时应寓情于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记录生活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已有的摄影艺术的基本知识,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美术》就介绍了摄影;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的《留住美好的瞬间》个绍了基本的摄影知识。通过欣赏不同方法、不同角度拍摄的摄影作品,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学习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创意去拍摄摄影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景象能够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并能发现其中的美。他们对学习摄影艺术技法的愿望也变得迫切,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学习。同时学生也希望通过摄影艺术表达自己的视角和情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己这一时期的观念和审美,创作具有主观感受和情感特征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微距摄影,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2.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视角和创意去拍摄完成一个摄影主题。 3.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摄影艺术,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难点:学生在摄影实践中对技法的应用,观察方法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画面的掌控能力。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相机。 2.学具:相关图片资料、相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展示摄影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它们是什么? 2.学生活动:与同桌互相交流,猜测答案。 3.教师活动:重新展示作品,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了吗?两组图片在拍摄上有什么区别?” 4.学生活动:与同桌交流后举手申请汇报自己的观点。它们是玫瑰花、向日葵、猕猴桃、卷心菜。”学生回答两组照片拍摄上的区别。 5.教师活动:小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美,例如:路边小花的花瓣、一片树叶美丽的纹理、一只小小的昆虫、一张菜地的蔬菜叶、一滴露水上映射的风景等等。这些生活中很细小的东西,它们同样有着不一样的美。这需要我们超越平常的视角去发现、欣赏、捕捉。” 6.教师活动:“你知道这样的作品是怎样拍摄出来的吗?”引出课题:《发现不一样的美》。 【设计意图】用画面独特的摄影作品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开放式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互动和对作品内容的猜测,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情境式设定,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有探讨,有比较,既带动了学习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便于学生后面的深入学习探究,又使得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摄影基础知识学习起点做有效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知识(预计用时25分钟) 1.教师活动:提问:“他在做什么?” 2.学生活动:猜测拍摄的内容。 3.教师活动:介绍什么是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是指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微距摄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微距摄影通过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并能够获得比原实物大的影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微距摄影。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4.教师活动:展示“仙人掌”摄影作品。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微距摄影。 5.学生活动:发表意见及感受。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