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72071

第9课 江南园林 教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71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9课,江南,园林,教案
  • cover
第9课 江南园林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该欣赏课篇首就是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抽政园,其次编排的是苏州其他较为著名的园林,包括网师园、留园、沧浪亭和环秀山庄等,让学生感受中国园林的精深文化之美。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江南园林独特的文化特色鲜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园林建筑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建造的,借景抒情,表现出诗情画意,体现出文人的情趣爱好,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正如教材中所说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园林艺术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知识,如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诗词、植物、环保等,学生若想更好地欣赏园林艺术,必然要扩大知识面,了解史学资料,提高文学水平,全面综合提高艺术修养。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园林艺术。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作为初中的高年级,对于美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学习兴趣,有比较成熟的美术思维能力,能较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美术文化的浸润。《江南园林》就是很好地突出美术文化学习的一课。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光怪陆离的现代文化的学习上,而对于古典建筑这样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不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欣赏甚至评述它们。本课的重点就是要创设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著名的园林建筑,让学生掌握欣赏江南园林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评述这些中国古典建筑,能以欣赏美的眼光接纳精美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园林的建筑特点,通过欣赏掌握中国园林传统手法中的借景艺术,学习如何欣赏园林艺术。 2.在对江南园林的欣赏中,了解和体会其艺术之美和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能力。在对比欣赏的探索与发现中,进步体会它们的审美内涵。 3.培养热爱中国园林艺术,尊重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对江南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难点:江南园林如何营造“诗画意境”,如何体现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料包等 2.学具: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样的景色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通过丰富多样的小景图片让学生感受江南园林处处有景、景外有景的特点 2.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思考回答,举手汇报自己的观点。说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并要求对这个细节加以关注,在后面的欣赏中能够有一个自主探究的方向。 3.教师活动:板书课题:《江南园林》。 【设计意图】由图片欣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欣赏江南园林的兴趣,营造学生欣赏园林艺术的良好氛围。教师以引导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思考,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二)赏析探究(预计用时33分钟) 1.园林的建筑特点(预计用时8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图片,“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请大家看一看,说说图中不同的建筑。” (2)学生活动:看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