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7547

【历史】大象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日期:2025-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318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政治制度,单元,3课,中国,古代,第一
  • cover
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独尊儒术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中央集权体制”,A、B是汉继承秦代的中央制度,而D并不是中央集权体制,所以答案是C。 【答案】 C 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解析】 由材料的第一句君主的近臣代起执政,可以很容易判断A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3.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双轨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时监察制度的有关内容。必须明确汉武帝时为加强对诸侯王及地方高官的监察,设立了刺史这一官职。A项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早已解决;D项是秦始皇的政绩。 【答案】 B 4.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两个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两个机构应是(  )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解析】 从材料内容看,这两个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草拟和审批,与执行无关,故应是中书省和门下省。 【答案】 A 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度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A、B与材料信息不符,D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6.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 A.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行政效率 B.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加强了相权 【解析】 三省六部制使得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B项与三省六部制无关,C不是三省部制的意义,D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7.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元朝才开始推行的,故D作为历史论文标题是错误的。 【答案】 D 8.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尚书省 D.宣政院 【解析】 元朝实行行省制,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 A 9.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B.大都及周围地区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元朝的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区域“大都及周围地区就是“内”的范围。 【答案】 B 10.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解析】 行省制度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今天地方行政单位“省”就是起源于该制度。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