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西汉的内朝 B.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同姓则同德”可知应指同姓封王,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观察下图《周公庙》,与图中人物周公的有关史实是( ) 周公庙 ①灭夏建周 ②推行郡县制 ③辅佐成王 ④“封建亲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图中人物指的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他帮助武王灭商、辅佐成王,并扩大分封制,对西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具有很高的人格风范。 【答案】 D 3.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 【答案】 C 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妾 一般称谓 妻(正配)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D.二哥(22岁) 【解析】 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而嫡长子的确定是由其母亲的身份和其出生的先后决定的。只有正室所生的长子才被视为嫡长子。 【答案】 A 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百万平方公里……嬴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解析】 通过秦朝“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划时代的突破”是郡县制,与之对应的周朝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宗法制不是地方政治制度,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政治制度。 【答案】 A 6.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皇权神圣,专制独裁 C.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D.随意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皇帝制度有两大特征即权力的不可转移与皇权的至高无上,本题材料显示的便是皇权神圣,专制独裁。 【答案】 B 7.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解析】 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有修改但始终没有突破其基本框架。 【答案】 C 8.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 【解析】 汉武帝时任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答案】 C 9.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