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79734

宁波市2019年初中科学学业考试目标梳理科学探究及生物部分

日期:2024-05-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1872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学,宁波市,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
  • cover
宁波市2019年初中科学学业考试目标梳理科学探究部分 第一篇 科学探究 1.提出科学问题 ①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 这里有三层意思:(1)将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科学探究的一项具体要求。 (2)指出了提出问题的途径。 (3)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和实际的问题。 ②概述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提出问题的途径:从实验设计中寻找问题;从猜想、假设中寻找问题;从原有问题的升华中寻找问题。 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曾提出十种创造性思维发问的方法。 “假”――“假如”的问题,即对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从人、地、事、物的假设发问。 “列”――“列举”的问题,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 “比”――“比较”的问题,即说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事物比较其异同。 “替”――“替代”的问题,即用其他的字词、事物、涵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 “除”――“除了”的问题,即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鼓励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念。 “可”――“可能”的问题,即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作回顾与前瞻性的了解。 “想”――“想象”的问题,即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 “组”――“组合”的问题,即对提供的资料加以排列组合,形成有意义的资料。 “六”――“六W”的问题,即利用英文中how,who, what, when, why, where,作发问。 “类”――“类推”的问题,即将两项事物,观念或人物直接比拟,以产生新观念。 提问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判断性提问,其形式是“对不对”、“是不是”,这是一种低水平的提问。二是叙述性提问,其形式是“是什么”、“怎么样”要求回答内容。三是述理性提问,其形式是“为什么”,要求说出“所以然”。四是发散性提问,其形式是“如果……那么……”,“除此之外……”等。 ③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科学探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提出猜想和假设 ①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从探究的问题中提出猜想;根据生活经验建立假设;从实验设计中寻找主要变量,建立假说。 ②通过思考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按日常经验或事实进行猜想。其操作程序是:针对问题———运用已有的经验———提出猜想与假设。 运用直觉进行猜想。其操作程序是:针对问题———凭直觉去感受———提出猜想与假设。其已有的经验是指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日常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 运用物理学思维过程进行猜想。这一程序进行猜想方法是:针对提出的问题———搜寻事实———归纳分析———形成猜想与假设。 运用逆反原理进行猜想。这一程序进行猜想方法是:针对提出的问题———回忆相反问题的结论———对相反问题的结论进行相反的思考———提出猜想与假设。 运用“类比法”进行猜想。即:针对提出的问题———回忆或探讨相似问题的结论———将这些结论与新问题进行类———提出猜想与假设。 ③对探究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假设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测,虽然假设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但就其内容而言又必须符合已有的客观事实,提出的假设必须是有充分理由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以事实和实验为依据,必须经受科学实践的检验和求证。有些学生能提出多种假设,也能说明理由,但是这些假设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即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些假设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不能用逻辑或实验来检验的,不符合可检验的性质。科学实践对猜想与假设既有肯定作用,也有否定作用,即证实与证伪.证实和证伪正是科学实践双重作用两个不同侧面的体现.猜想与假设的检验过程是证实和证伪的对立统一.因此在分辨不同猜想的优劣时,依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