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624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碧螺春 1(冀教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4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碧螺春,教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碧螺春 【教材解读】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碧螺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理念】 1.加强理解、体验、感悟,通过读、听、看、练、议的最基本的语文教学形式,让学生与文本紧密的接触,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文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茶艺,激发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注重实践、综合、开放。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泡茶、品尝。在品茶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碧螺春特有的韵味。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深化文本的意蕴。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关于”、“如果……那么……”造句。 3.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茶具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披文入情 1.播放《中国茶》MTV。 师述:茶,是中国的特产,提起龙井、毛峰、绿杨春、铁观音这些名茶,更是名闻遐迩。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苏州吴县盛产一种以“蜷曲成螺,碧绿清香”而驰名的茶,它就叫“碧螺春”。(板书课题:碧螺春) 2.碧螺春驰名中外,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大屏幕出示诗句)看了这句话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朗读全文,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B.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C.想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学生自学,教师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什么? 4.学生讨论分段情况。 第一段(1~2节)写碧螺春的产地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段(第3节)写碧螺春的采摘。 第三段(第4~5节)写碧螺春的制作。 第四段(第6节)写品尝碧螺春有一种陶醉的感受。 第五段(第7节)写碧螺春以其独有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5.再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朗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碧螺春”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把碧螺春的传说讲给同桌听。 2.学生讲述碧螺春的传说。 3.小结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了解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它的采摘、它的制作更有着一道道工艺,要是能亲自品尝一下碧螺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课文同样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过程,请大家课后细细品读课文语言,体会其中的乐趣。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词语。 七、板书: 碧螺春 由来 采摘 焙茶 品尝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大屏幕播放背景图,同时播放音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碧螺春的产地和她的一个美丽的传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