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五课。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尝试,探究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知道水中加盐、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等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通过课件及实物投影的配合,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并探究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水中加盐、借助漂浮物、改变物体形状、改变自身重量等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历探究,找到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小潜艇、水槽、橡皮泥、一块玻璃、玻璃杯、鸡蛋、多媒体课件?。 学生材料:1. 毛巾、收集袋、记录表。 2.小潜艇、水槽。 3.橡皮泥(每人)、泡沫、硬纸片、铅笔或吸管、瓶盖、小碗 。 4.鸡蛋、盐、搅拌棒、烧杯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玩潜水艇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课题,看看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 2.提出:该怎么研究呢?就让我们从认识这位神奇的朋友开始我们今天的探究吧! 3.播放潜水艇视频,介绍:出现在画面中的是一种能潜入海下进行作战和工作的舰艇,它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是海军的重要军事武器之一,叫潜水艇。潜水艇是怎样上浮与下沉的? 4.实物投影出示潜水艇模型,介绍:瞧,老师利用注射器和胶卷筒制作了一个潜水艇的模型。(指胶卷筒)这相当于机舱,在机舱底部有一个进水口。(演示)轻轻地拉注射器……轻轻地推注射器…… 5.提问:你想玩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潜水艇模型,把它从实验袋中取出来,自由地玩一玩吧!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潜水艇沉浮的秘密。注意观察机舱内的变化和机舱在水中位置的变化。 6.学生玩潜水艇,并汇报交流“玩”的过程中的发现。 7.引发思考:潜水艇给了你什么启示?什么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汇报交流) 8.板书:改变自身重量 9.验证:(实物投影出示装满水的小瓶)这是装满水的小瓶,放入水中它会沉下去,你能让它浮在半空中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你能让它浮在水面上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 【设计理念:潜水艇视频的播出大大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实物投影中以有趣新奇的玩具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天生的好胜心又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知识与感官,进行观察、思考,参与探究。】 活动二:玩橡皮泥 1.出示橡皮泥:多好玩的潜水艇啊!其实,不光是这些先进设备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我们身边的一些小玩具同样会带给我们惊喜。瞧,这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它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猜测,教师演示)好,让我们把它轻轻地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我们能想个办法让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么? 2.课件出示“实验活动友情提示”:分工要明确,合作来完成;观察要仔细,认真来记录;材料巧利用,办法想更多;想法大胆提,轻声来讨论;用水讲卫生,文明做实验。 谈话: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想告诉你些什么? 学生阅读,汇报。 3.学生讨论,并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实验,予以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4.汇报交流:你们组想到了几种办法? A:改变物体的形状 “把橡皮泥捏成船形”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改变物体形状,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板书:改变物体形状) 课件出示“万吨巨轮”图,并做介绍:万吨巨轮所用的材料是在水中会沉的钢铁,但当把钢铁改变形状,作成船形后,它在水中占的空间变大,受到的浮力也变大,承载的重量也会变大。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B:借助漂浮物 “把橡皮泥放在瓶盖上”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