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对比突出人物 方法指导 一、弄清题意,明确写作对象 (一)主题解说 读一读下面的作文要求,说一说关键点是什么? 在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很多人,有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而又多姿多彩。请选择你最想写的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她),如爱打呼噜的爸爸、爱说笑话的老师、热心的清洁工阿姨……要求: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突出这个人的特点,语句通顺,情感真挚,不少于400字。 ① ② 你知道什么是对比吗? (二)对比的概念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 比如: 胖与瘦 高与矮 美与丑 当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同时出现时,往往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冲击。 (三)如何用对比写人物 我们在写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运用对比的方法,塑造鲜明的人物个性,突出人物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比如: 不老的爷爷 细心的“马大哈” 大方的“小气鬼” 思考:上面的三个例子哪里运用了对比? 老?不老? 粗心?细心? 小气?大方? 用对比写人物,让人疑惑却又耳目一新。 对比的对象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对比写人物 同一人物间的对比 不同人物间的对比 突出人物特征或品质,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具体将对比的技法运用到作文中。 二、开头———人物开头引注意 讨论:作文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自己想写的人是谁,他/她的什么特点最为突出。 他(她)可能是: 辛勤工作的爸爸 长相严厉的老师 尽职尽责的清洁工阿姨 做好选择,我们就可以在开头抛出这个人物了,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开门见山式 一开始就把文章中关于这个人核心的矛盾点摆出来,直奔主题,让读者一开始就在心里打上大大的问号,产生兴趣。 片段一: 我的爸爸看上去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可他有时候又会变得分外“柔弱”。他呀,有个难以启齿的毛病———怕见血,见血就头晕。 矛盾点 “我”的爸爸到底“柔弱”还是不“柔弱”?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一)开门见山式 一开始就把文章中关于这个人核心的矛盾点摆出来,直奔主题,让读者一开始就在心里打上大大的问号,产生兴趣。 片段二: 我的爷爷六十多岁了,和普通的老爷爷一样,脸上有了皱纹,头发开始花白,连嘴里的牙从去年起都摇摇欲坠。可是他呀,一点儿也不老。 矛盾点 “我”的爷爷到底“老”还是“不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不说明这个人是谁,留下悬念。 (二)设置悬念式 借用后文所写事例进行描写刻画,展开事件一角,设置一个疑问,引起读者期待,引出后文。 第一节课的铃声就要打响,同学们三三两两打闹着走进教室。我却紧盯着教室门口的废纸团,看着它一会儿被踢进教室,一会儿被踢回门口,教室门口那一亩三分地被它转了个遍。突然,一双黑色运动鞋在它面前停下了,我的目光缓缓上移,藏蓝的裤子,墨绿的毛外套,死板的黑框眼镜,短短的板寸。竟然是他! 为主角出场设好背景。 将画面定格在主要人物马上出场的一瞬间。 接下来,就要进入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啦! 对比写人物 同一人物间的对比 不同人物间的对比 突出人物特征或品质,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中间———巧用对比说人物 如何写同一人物间的对比? (一)同一人物间的对比 先写人物之前的缺陷 再写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 人物前后行为、态度的对比 引入 作文曲折有波澜 让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例子。 片段一: 那天,妈妈在厨房切菜,一不小心把手切破了,鲜血直涌,妈妈疼得直叫,让爸爸赶紧拿创可贴。可爸爸一见到妈妈手上的血,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不仅没帮上妈妈的忙,还得让妈妈把他扶到沙发上,气得妈妈几天没给他好脸色。爸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