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1876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授课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717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五年级,单元,分数,义和,性质
  • cover
五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体,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延伸。约分、通分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方法是在沟通分数与小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联系而得出的。 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发展关系。教材内容注重从生活实际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会应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够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使学生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使学生掌握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并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经历分数有关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和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 2.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体验知识的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会运用有关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难点】 1.掌握约分的方法,会把一个分数化简。 2.掌握通分的方法,会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要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已经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且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本学期在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概念,掌握了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些知识的储备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复习,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约分、通分的方法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意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单元知识的特点是概念多,而这些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而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教学这些概念时,老师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适当运用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 3.及时抽象,构建数学概念。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老师要重视直观教学。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又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的水平上,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老师还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图示对所学知识加以概括,构建抽象的数学概念。 4.注意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方法。 本单元中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十分紧密。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方法的学习和记忆的兴趣不是很大,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揭示知识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知识、掌握方法。 1 分数的意义 本节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