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56140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单元测试9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56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
  • cover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单元测试   一、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任凭 B.夜来幽梦忽还乡 幽梦:梦境隐约 C.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 D.何妨吟啸且徐行 且:连词,表递进 【解析】 D项,且:表并列。 【答案】 D 2.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白描手法的一项是(  ) 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B.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解析】 白描指简练单纯、不加渲然烘托的写作手法。A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月”“霜雪”作喻,描绘了卖酒少女冰清玉洁的美丽。 【答案】 A 3.对下列词句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似花还似非花”,看其出手便自不凡,已定一篇咏物宗旨: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 D.“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C.“也无人惜从教坠”句中的“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暗示作者对杨花的厌弃。 D.“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词人在这里是以落红陪衬杨花,盖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 【解析】 C项中“暗示作者对杨花的厌弃”错,句子是一种反衬法,暗示作者对杨花的怜惜。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解析】 A项《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B项寄寓在诗句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D项指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 ②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 ③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 ④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 ⑤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⑤②① C.⑤②①④③ D.⑤①④③② 【解析】 ③①紧承首句,同时又有关联词相连;②⑤之间有“成分”相连;④为③①的总结句。 【答案】 A 6.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与欧阳修一起树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_____”;苏轼又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_____、米芾、_____并称“四大家”。 【答案】 欧苏 黄庭坚 蔡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_____”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_____”一句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苏轼的《定风波》中“_____”一句写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成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_____”了。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