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74567

七年级生物新北师大版上册教案:第3单元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2课时)

日期:2024-05-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80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光合作用,1节,5章,单元,七年级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发现与探索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我们中国有句谚语是“万物生长靠太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靠太阳干什么 ?( 进行光合作用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二)新授: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讲解法: 实验一: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这一结论产生置疑,作出了挑战,他设计了课本上第一个实验--柳苗生长之谜。跨出了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第一步。 要提出的问题有: (1)哪位同学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 ? (2)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74.5千克。 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0.057千克 分析讨论: (1)柳苗增加的74、5千克从哪儿来的呢? 首先,不可能来自泥土,因为减少的0、057千克干泥变不出来74、5千克柳苗来。而整个实验中施加的只有水。 (2)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设计很巧妙:是最早通过实验来解释植物生命现象的学者,而且结论来源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3)通过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使柳苗增重的物质来水。 (4)海尔蒙特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土壤要已知“干”重、要“加桶盖”,有何意义? 防灰尘落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体现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学们也要学习科学家的认真严谨的态度。 (5)我们来看看海尔蒙特的结论。(课件6) (6)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 (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那时他们并没有想到植物能从空气中获得什么。 对比式: 实验二:到十八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利。 (学生每2个人一组,自学普利斯利的实验,时间是 7min,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归纳该实验的结论) 讨论: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亡可能的原因? (1)分析图1—2,讨论: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亡可能的原因? 在光下,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鼠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死亡原因是: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学生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小鼠呼吸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看看当时普利斯利得出的结论: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会使瓶中的空气变坏。 (2)如何才能使空气变好? 当时科学家曾用水来试验,但都没有成功,你有什么办法来净化空气呢? 在玻璃罩中放了一盆植物后,蜡烛和小白鼠都很好。(课件9) (3)植物和蜡烛为什么能长期共存,小白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也没有死去?小白鼠和蜡烛燃烧需要的氧气从哪儿来的?它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去哪儿了? 图3分析:在光下,密闭的钟罩下的植物,产生氧气,吸收了二氧化碳;小白鼠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图4分析:在光下,密闭的钟罩下的植物,产生氧气,吸收了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放出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生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科学家的结论: 总结归纳:植物生长不仅需要空气而且能净化空气。因为在当时,普利斯特利仅知道这些。 (4)人们严格按照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要求重复他的实验,有的能成功,有的失败,你认为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重复普利斯利的实验时,实验控制条件不同,实验结果就不会相同。有的学者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他的实验,植物不但不能进行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