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91693

《雨霖铃》名师课件(24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9031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雨霖铃,名师,课件,24张,PPT
  • cover
作者:柳永 雨霖铃 苏东坡在玉堂署任职时,有个幕客擅长歌咏,于是问:“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幕客回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的大汉,(用)铜的琵琶,铁的绰板,歌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完放声大笑,笑得直不起腰来。 从幕客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苏东坡词豪放遒劲,而柳永词缠绵婉约。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领略他的婉约词风。 目录 学习下阕 学习上阕 深度探究 学习目标 课外延伸 课时作业 1.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重点) 2.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难点) 2.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给上阕拟一个标题。 1.在第一节朗读课中,我们知道《雨霖铃》这首词的词眼是———伤别离”,那么整首词是如何围绕“伤别离”来写的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上阕。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长亭离别画面。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抓住了哪些意象来描写景物?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融情入景,勾勒出了凄清冷落的离别环境为全词奠定凄凉伤感的调子,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意象: 寒蝉 长亭 骤雨 作用: 4.“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出了离别时的什么心理? “都门帐饮无绪”,写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 “留恋处,兰舟催发”, 细节描写,更突出了离别之人那种欲走还留而又不得不走的矛盾心理以及无奈。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分别在即,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的伤心失魄之状,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写什么?有何作用?“念”字有何作用? 写别后思念的预想。 作用: 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 2.这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之意,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的无限凄楚。 上阕小结 “相见时难别亦难”,在词人的笔下,一景一物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与伤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 1.这首词的上下阕是怎样巧妙过渡的?请结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谈谈你的看法。 上阕“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阕的虚写。 下阕开头写情,承接巧妙。先宕开一笔,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 “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拓展了词的境界,下面写别后设想就水到渠成了。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想象之景是怎样写出离情愁苦的? 这一句是整篇的警策之语,运用融情入景的写法。 第一,它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意象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了一种凄清的气氛:“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 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 这几句想象之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