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2)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3)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2.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材料1 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2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1949年……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师: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生: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较快,而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短缺等。 师: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那么,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 材料2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2.内容 材料3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米,产量很低。业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工业方面则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