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游到了纸上》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综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感悟认真和用心做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视角———感悟用心做事”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鱼游到了纸上”这一举止特别的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让鱼游到了自己心里,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紧扣中心句,感知课文,以“鱼游到了纸上”为线索,让学生从青年观鱼、画鱼和与作者交谈的情境中,发现人物品格,并受到感染。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青年勤奋专注、执着追求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重点)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适当想象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难点) 课前准备:1、课文的插图和视频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家一起来齐读题目鱼《游到了纸上》。古人常说学起于思。读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同学们有怎样的疑问或者说有什么想法? 预设问题: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2鱼一般都是画在纸上呀? 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读的过程中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篇一件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 我看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来看看这几组字词,你们都会读了吗? 第1组:清澈 花岗 聋哑 绣花(要求读准字音) 第2组: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第3组: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这两个词在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 2.概括文章内容 字词,我们都已经掌握了。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 预设回答:1作者在公园认识了一位青年,他画鱼画的非常好,后来通过交谈知道了,是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2作者在玉泉观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 3.文章叙述顺序 同学们,青年在画鱼之前进行了观鱼,画鱼之后作者和青年在纸上交谈,可以总结为笔谈。那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还知道了本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是:观鱼—画鱼—笔谈 4.刚才同学们说,鱼游到了纸上。结合预习你知道在游到纸上之前先游到了哪里呢? 预设:先游到青年人的心里 板书:心里 纸上 三、研读课文 1.品读观鱼,“鱼游到了心里” 现在,我们在跟随作者好好读一读课文,看看鱼是怎样游到青年心里的?要求:默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画出让你感觉到鱼游到青年心理的语句。 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哪些词语值得关注? 预设:境界 忘我 呆呆 静静 相机提问:“忘我”是什么意思?生:忘记了自我。 老师进行多人追问:还会忘记什么?生1:回家,生2:吃饭,生3:睡觉……师:这些在他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情都被他忘记了,就是这种境界。 (音乐配读)同学们,在这美丽的西子湖畔,“泉白如玉”的西子湖边,游人们一边观鱼一边品茶,只有这位青年,一起读:他老是一个人……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位青年像这样呆呆地、静静地看鱼只有这一次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笔谈部分找一找。 生读语句:学画一年多,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看鱼,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 师:同学们,一年中的每一个星期天都来这里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才让鱼游到了自己的心里。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找学生评价,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