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285

醉翁亭记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6989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醉翁亭
    二十一 醉翁亭记(教案) 欧阳修 主备人:强光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本文游览山水的乐趣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2、美读课文,体会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 3、识记积累文言文重要词语,丰富文言素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指导与合作交流,学会寻找关键词,依据文章内容扩展关键词,提纲挈领理解文章。 2、通过美读法鉴赏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运用知人论世法探究作品的深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2、感受并理解文中作者旷达的情怀和美好的理想,正确面对挫折,胸怀天下。 【教学难点】 1、加强朗读指导,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鉴赏美文。 2、探究“醉翁之意”,解读“太守之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节奏韵律。 2、了解作者、背景,整体感知文意及作者的感情。 3、研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导入与他同一时代有着同样政治情怀的欧阳修。 二、出示目标(幻2) 三、交流预习情况(幻2—6) 1、作者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丧父,家境贫穷。后发愤读书,考中进士,在朝做官。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滁州任太守时写的。 2、写作背景 欧阳修政治生活中两次被贬,本文是第二次被贬滁州做太守,心情郁闷,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与山寺间的智仙和尚结成莫逆之交。智仙为其修建一座供游人休息、饮酒的亭子,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命名。 3、关于文体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可以记录风土人情,小到一人一家的生活面貌,大到一国大事,并可以抒情议论,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4、扫除文字障碍,检查生字词 滁 chú 壑 hè 琅 láng 琊 yá 辄 zhé 霏 fēi 晦 huì 暝 míng 伛 yǔ 偻 lǚ 肴 yáo 蔌 sù 洌 liè 弈 yì 颓 tuí 觥 gōng 筹 chóu 翳 yì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幻7)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练习朗读全文,掌握节奏 3、检查学生朗读二、三段,个别读。 五、合作交流(幻8—10) 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翻译第一段 2、总结重点实词 3、检查翻译情况 4、给第一段分层,并归纳各层大意。 明确:第一层写亭的环境。 第二层写亭名由来。 六、课堂小结 七、当堂训练:文学常识和有关第一自然段内容。(见课件)(幻11—13) 八、布置作业:1、熟读二、三段。 2、翻译其它三段,找出疑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翻译二、三、四段,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写景顺序,再现主旨的过程。 3、理解本文主旨,并掌握本文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导入。 二、出示目标(幻2) 三、深入探究 1、美读课文,力求声满气足,神采飞扬。 2、合作探究:(幻3—5))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二、三自然段。 (2)总结重点词语,交流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3)通过筛选关键词语,找出描写朝暮和四季变化的语句,熟读成诵。鉴赏其语言美和意境美。 3、思考讨论:(幻6—9)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2)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哪四幅画面?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滁人游乐图 太守宴饮图 陪衬 外 众宾欢乐图 太守醉(乐)图 核心 内 (3)太守为什么醉了?他的“乐”是一种什么乐趣? (4)你认为该部分紧扣第一节哪些内容? 明确:见课件。 4、交流讨论(幻10—1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