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4389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0076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8课
  • cover
课件37张PPT。∣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经演出,便广受欢迎。1964年10月16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与作品制作和演出的人员。也正是这一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消息传来,会场沸腾,举国欢庆。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成就非凡,原子弹和《东方红》就是其中的代表。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 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学习目标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两弹一星” 的意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实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漫步太空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 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 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 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 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