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52375

28.1.2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299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8.1.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教案
  • cover
课题 2.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了解并体会选取有代表性样本的重要性,并能合理地选择样本. 数学思考   使学生明确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且具有代表性,使抽取的样本比较合理. 问题解决   从课本例题中让学生真实体会抽样调查时,选取的样本容量要足够大,必须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并且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当样本容量较小时,样本与总体的差异可能很大,因此抽取的数据越多,样本反映总体的情况就越真切.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判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 教学 难点   合理地选择样本.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小亮同学为了估计全市九年级学生的人数,他对自己所在镇的人口和全镇九年级学生的人数做了调查:全镇人口约2万,九年级学生的人数为300.全市人口约35万,由此他推断全市九年级人数约为5250,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九年级学生人数为3000,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由此引入新课.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问题:怎样选择合适的样本 1.投影展示 《中国中学生报》关于“你对老师讲课‘拖堂’现象的态度”调查结果示意图.(见教材P80中图) 教师提问:对此结果,网站为什么要声明“网上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仅供参考”? 学生活动:学生之间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要积极地鼓励和支持. 2.探究 为了了解简阳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做法,你认为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为什么? (续表)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甲同学:从九年级中抽100名同学作为样本,通过调查这些代表的视力情况来估计整个简阳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乙同学:分别从七年级至九年级中抽取4位同学,通过调查这些代表的视力情况来估计整个简阳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丙同学:从七年级中抽取100名同学,从八年级中抽取4名同学,从九年级中抽4名同学,通过调查这些代表的视力情况来估计整个简阳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出这三位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 甲同学选择的样本不合适,因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乙同学选择的样本不合适,因为样本容量不足够大; 丙同学选择的样本不合适,仅仅增加了七年级的调查对象的样本容量,八,九年级的样本容量不够大. 3.思考 从上面的几个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归纳:选择合适样本需要满足的条件: (1)选取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2)选取的样本需要足够大; (3)选取的样本各层次都要有,各层不能遗漏.   初步感受选取样本应该满足的条件,并探究得出选择样本应该满足的条件.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81例2] 在投掷正方体骰子时,同学甲说:“6,6,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同学乙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 例2 [教材P81例3] 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和同学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学生所在家庭发生过自行车失窃事件的次数. 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后,分组展开讨论,待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共同得到正确的结论. 变式训练 1.请指出下列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1)在全县范围内随意选择十个幼儿园,对其中每个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