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960722

人教政治选修五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35张PPT+3视频+1教案+1视频+1素材+1试题)

日期:2025-10-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3972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频,人教,义务,试题,素材,教案
    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列举事例,说明既要维护自己 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懂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举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的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感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树立维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难点:列举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由民法调整的_____和_____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__、_____和内容。 3.民事主体的分类:_____、依法成立的_____或者其他组织。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_____和_____。 5.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也有赖于公民依法维护权利意识的增强。 6.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_____和_____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民法规定的_____制度。 即时巩固: 1.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里的公民、法人应该是(  )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 C.平等主体 B.财产主体 2.法律上的民事主体是指 (  ) A.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 B.除公民(自然人)外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C.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和人格利益 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民事行为能力 B.民事主体的内容 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 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①主体 ②法律事实 ③内容 ④客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要点理解: 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3、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4、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5、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6、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难点探究: 探究活动一: 1、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谁? 2、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3、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探究活动二: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探究活动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