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8657

第17课 看社会 辨是非(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日期:2024-06-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9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7课,社会,是非,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 cover
第17课 看社会 辩是非(思品 七年级下) 课标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真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2.能力目标: 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知识目标: 知道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的现象,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重点、难点: 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针对中学生辨 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差,有必要通过学习探讨,掌握辨别的方法和 正确的选择。 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本课的教 学难点。认识是非善恶是比较容易的,而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却需要判断、辨别、自控等多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预习 通读课文1—2遍,完成学案第一、二大题。 目标:在回答问题之后能总体把握课文框架,解决文中基本问题。 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时点拨。 任务一 立足课本 1.分别列举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和真善美现象。 2.简述真、善、美之间的关系。 3.真善美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假恶丑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我们明辨是非善恶有什么意义? 6.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怎样做? 任务二 联系实际 通过独立思考、组内协作,相互交流文中的所有实践题,对组内仍存疑问的个别题,可在课后更深入地思考,留待下节课各组间协调解决。 第二课时 内容:各组展示任务一;组间交流任务二中的疑难。 目标:通过展示交流,使预习内容得以梳理、提升。 任务三 教师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2—3个组依次展示学案第一大题中的各小题,经全班评析后,确定回答标准。 任务四 教师了解各小组对学案第二大题存有疑问的题,组织小组之间相互解决。 第三课时 内容:自主完成学案第三大题。 目标:对本课所学进行应用。 任务五 拓展延伸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做出正确选择,首先应( ) A.意志坚强,积极进取 B.增强自控力 C.能识别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D.把握正确的判断标准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获得了“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称号。 《感动中国》节目组委会授予他们的颁奖词是: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 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据 此回答以下两题。 2.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行为 ( ) ①是一种乐于奉献的行为 ②体现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属于真善美行为,值得人们学习 ④符合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学习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 ( ) 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②能激发人们不懈地追求真善美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要求人们都去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情景思考:如果遇到下列情景,你应该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情景一 某位同学在校园里随手乱扔垃圾。 1.我应该 理由是 情景二 课堂上,几名同学不积极思考,在无所顾忌地议论着 足球赛。 2.我应该 理由是 情景三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到本班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 赌博。 3.我应该 理由是 (三)融入生活:那英的歌曲《雾里看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掏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 摇曳多姿的季节;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 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你认为青少年怎样才能拥有一双辨别是非善恶的眼睛呢? 第四课时 内 容: 针对学案第三大题进行讲评。 目 标: 认识错题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任务六 讲评学案第三大题。 任务七 学生在错题本上纠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