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10774

21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933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cover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先从文体出发。本课两篇文章皆选自《孟子》,是以议论为主的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常能表现出清晰的逻辑与思想的魅力。就本课所选两篇而言,孟子对于“何谓大丈夫”以及“如何造就人才”的论述,在清晰的逻辑中层层展开,极具说服力。   再说本文特点。在《<孟子>二章》中,我们能看到孟子飞扬的文采。他的语言多用排比,在极为分明的层次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势,甚至形成了传颂千古的名句。说理则善用类比等手法,将抽象的观点论述得深入浅出。此外,本课最值得挖掘的,便是两篇文章所载之“道”。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涵养大有裨益。   学情分析:   就知识结构而言,学生对相关年代历史知识的储备应不足,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未必有清晰的认识,对纵横家的处世态度应比较陌生。这些会对学生在文本内容的把握和主旨的理解方面造成较大干扰。教师在教学时,应拓展相关资料,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行搜集。   从语文经验分析,经过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等篇目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诸子散文有了初步的感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语言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学习本文的有利基础。但是学生对诸子散文总体上接触较少,故对于其特点应缺乏了解。此外,八年级学生未在教材中学习过《孟子》中的作品,对于《孟子》的创作特点等知之甚少。这些都会对学生理解文章语言和精神内涵造成一定阻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   另一方面,两篇课文整体生难字词较少,课文注释详细,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可以自行疏通全文大意。由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的方法已在第三单元学习过,故学生可以将文意疏通放在课前自行完成。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易读错的字词较多,教师需重点强调,指导学生根据字形字义进行理解。此外,“居天下之广居……”“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等句,学生对其含意的理解可能还有缺乏深度,需要教师引导讲解。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3.体会孟子在为人立世方面的思想,并积累相关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 通过比较诵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2. 在具体情境中,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体会孟子在为人立世方面的思想。   教学创意:   1.在比较诵读中,涵泳语言;   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名句。   教学流程:   《富贵不能淫》   一、课前预习   (一)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名句。   (三)搜集与纵横家相关的资料。   二、共话大丈夫   (一)同学们,“大丈夫”这个词,咱们都很熟悉,与之相关的名言也有不少,跟大家分享一下。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王诩   (二)同学们可以说说自己对“大丈夫”的理解吗?今天咱们就走进《富贵不能淫》,去看看孟子心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目的有三:一是切入文本;二是帮助学生积累相关名言;三是,上述名言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大丈夫,可为学生理解大丈夫张本。)   三、预习检测   (一)学生展示名句背诵   (二)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一场辩论   2.这是一场____与_____(辩论人)的辩论;   3.这是一场_____与_____关于_____(辩题)的辩论。   4.两个辩论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