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探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以此形成对中国近代百年以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 讲授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脉络之后应该配合相关的图片讲解各个阶段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使学生结合图片和历史故事理解本课内容,特别是交通事业发展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材料,认识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图示法:通过图示法引导学生串联本课相关内容 2、学法: (1)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2)结合实际,深入思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的变迁(设计意图: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简洁明快,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为后面内容做铺垫,做到首尾呼应。) (二)、推进新课 1、展示本课课程标准并让学生齐读,在黑板右侧书写本课课程标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课重点知识,学习有的放矢) 从时间上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重组(意图:让学生对同一时期交通、通讯领域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 第一幕、夹缝之中艰难求生 --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的交通与通讯 第二幕、 韬光养晦卅载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交通与通讯 第三幕、厚积薄发一朝扬名 --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与通讯 (三)讲授新课 第一幕、夹缝之中艰难求生 --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的交通与通讯 1、让学生起来回答上对应内容(意图:检查一下学生预习情况) 2、学生答完,进行点拨(意图:突出重点,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铁路 1876年,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 ; 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 1909年,中国人设计第一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上半叶,建设缓慢, 、 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公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 ; ,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水运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轮船进入我国,垄断了中国的水运业; 2、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航空 1909年,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 1920年,首条空中航线——— 航线 至1949年,航线52条,总长近八万千米。 电报 19世纪70年代, 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1877年,中国第一条 在台湾架设; 20世纪初,上海建立 。 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 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民国到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0.05% 3、【合作探究】探究3个问题:“近代铁路兴建的特点”,导引出“近代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通过此问题提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毕竟缓慢中也有发展,再引出下一题“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意图:图片和材料分析得出,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做到论从史出) 探究一:近代铁路兴建的特点? 材料一:英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于1825年由史蒂芬逊主持修建,而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 材料二:1911年,中国铁路总共9968.5公里,而美国已经拥有281934公里了。 材料三:铁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