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19301

第1课 社戏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3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社戏,教学设计
  • cover
社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 2、体会课文中各种描写方法,理解这些描写的作用。? 3、读写结合,进行描写性作文训练,提高描写能力。 教学思路: 本文篇幅比较长,内涵丰富,尤其文章开头对“社戏”只字未提,初一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产生困惑。因而如果按记叙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学生理解有较大的障碍,倒不如,把文章的结尾作为“突破口”,顺“瓜”摸“藤”,反其道而行之,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在童年经历的件件有趣的事情,听到的各个奇妙的通话,唱出的首首稚嫩的歌谣,直至今天我们都还记忆犹新,都还怀有种种快乐与欣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社戏》一文,看看作者对于这段往事是否怀有与我们一样的情感体验。 二、新课学习 1.自读课文,感知课文 思考作者对这段往事的总的评价是什么? 全文最后一段 2.梳理情节,理清脉络 (1)思考: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体会?真的这戏就很好看吗?豆就很好吃吗?找出文中描写看社戏的段落,看看这戏是不是很好看。 (在梳理情节脉络的基础上知道理由) (2)梳理全文情节脉络: 平桥乐土(1———3) 盼望社戏(4———9) 月下行船(10—16) 船头看戏(17—21段) 午夜归航(22—30段) 偷豆余波(31———39) (3)通过讨论明白: 戏:17段?白天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一个也没翻,18段咿咿呀呀的小旦唱的人昏昏欲睡,起先“踱来踱去”唱,后来20段“我最怕的老旦”索性坐在交椅上唱,使得大家不住地打哈欠。19段我期待的“蒙白布”,”套黄布衣跳老虎”的戏剧也没有看得见。唯一使人振作了一下精神的是“一个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仅此而已!于是,双喜他们“喃喃地骂”。“我”也“忍耐地等”。终于大家熬不住了,当双喜提议回家时,“大家立刻赞成”??????这些都表明“社戏”是乏味的。 豆:?很普通,有“但我吃了豆(六一公公送来的),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为证。况且,孩子们夜晚在船上匆忙中所做的,带有泥土气,缺少调味品的豆,很难和在家由大人精心制作的好吃。 3.精读课文,深入研讨 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觉得那样“好”? 首先缘于我当时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心理,二是因为那里景美(自然美),最关键的是人美(人性美)。 (1)缘于我当时的独特的心理———看社戏是我最盼望的,是我焦躁、失落、伤心之后得以实现的愿望。 a.作者是怎样描写“我”看戏前的心理的? 课文抓住心情急剧变化来写。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然后是猜:“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样把儿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进而“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写进了我的失落与伤心,小伙伴们高兴地讲戏,却“只要我不开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渲染:母亲的为难,外祖母的察觉都突出了我当时的伤心之情。 b.正是这样,当所有的难题解决了以后,我能够去看戏了,我是怎样的心情?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愉悦、喜悦之情。 (2)景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A.平桥是乐土: a.平桥是乐土吗? 课文写乐土平桥村,用这样一句话:(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第一,写清它的地理位置:离海临河,极偏僻;第二村子小,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人民的生活情况: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说明多是劳动人民。 b.从这些来看,平桥算不上乐土可作者却认为是乐土,原因何在? 受到优待,不用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种枯燥乏味的东西,人与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