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源流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能力目标: 认识算筹、算盘和计算器。知道算盘的结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常用键的功能。 3. 情感目标: 知道如何用算筹、算盘、计算器表示一些数,并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 用算筹、算盘进行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配套软件平台,小棒、算盘、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452+367 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还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计算? 你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计算的吗?(安排一段录象) 2. 生交流: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信息。 3. 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收集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计算,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话要讲,对新知识的探究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真正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主动探究: 算筹: 1. 抽生介绍你所了解的算筹,其余学生补充。 师用媒体配合学生介绍 2. 了解算筹表示数的方法: (1)一位数有两种表示方法:纵式、横式 (2)多位数用纵横相间的方法表示数,遇“0”用空位表示 3. 摆一摆:(同桌合作) (1)报数,摆算筹 (2)尝试,用算筹计算452+367 4. 交流或看书P48页巩固 (让学生来介绍算筹的知识,教师补充和媒体演示只作辅助手段。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算盘: 1. 过渡:大约一千四百年前,我国由算筹发明了算盘,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计算。 2. (举起实物算盘),你知道算盘的哪些知识? 媒体配合演示:算盘的结构 3. 合作学习:(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算盘)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生报数,拨珠,如6,125,4037…… (3)尝试:计算:70149+23867 4. 交流:比较80与8在算盘上有什么区别? 体会定位点的重要性。 计算器: 1. 你知道现在又有了什么新的计算工具? 2. 哪位同学会用计算器计算的? 抽生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补充,媒体配合演示: 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 计算器的主要功能 介绍常用运算器、数字键、开关/消除键,修正键等的使用。 3. 小组合作学习: (1)复习交流,计算器常用功能键 (2)任意按一组数据:体会(先按的数字在高位上,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 (3)有时间的,可以尝试进行简单计算。 (让学生来讲解算盘和计算器的知识,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加以巩固和练习。从形式上看,由学生去讲解,使学生倍感亲切,气氛也很活跃;从效果上看,学生讲解时,其余学生听得相当认真,知识更容易接受;从本质上看,全体学生主动探究的激情都能被激发。) 三、自我评价: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就是学会学习,用自评(通过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的评价来认识自我)、他评(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来认识自我)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小结,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