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3853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 共27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5921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 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早期文明 哈拉巴和磨亨佐·达罗是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早期文明 哈拉巴和磨亨佐·达罗是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国家的出现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表现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形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贱民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特征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森严的种姓制度 梵 天 婆罗门 (第一等级) 吠 舍 (第三等级) 刹帝利 (第二等级) 首陀罗 (第四等级) 掌管祭祀 国王、武士、官吏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供养一、二等级 被征服居民构成 掌握神权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 目的: 实质: 影响: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佛教产生背景 印度「贱民」现在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印度贱民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如果父辈是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如果父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于卖茶水家庭的莫迪,凭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绝大多数贱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佛陀说法 佛陀坐像 4.教义: 反对种姓制度,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5.结果: 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之后被印度教所取代。 佛说: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基本教义:“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对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的理解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于虚幻的世界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平等”的。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的“麻醉剂”。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莫高窟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仰光寺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