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4225

江西进贤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418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西,进贤,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
  • cover
进贤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以孝至忠”是儒家治国理念的重要概念,宋僧调和了“持戒”与“孝亲”之间的矛盾,对于“忠国”也提出了疏通方法,从而确立了沙门对世俗王权的臣属关系。 ②宋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问当拜与否,僧赞宁以“见在佛”喻宋太祖,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宋太祖遂以为定制。至此佛、儒二教关于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的持久争论尘埃落定。尽管此后仍不乏统治者崇佛佞佛现象,但神权与王权之争已不再被视为政治问题,对于佛教“不拜王者”的批评也渐渐平息。沙门与王权的臣属关系,在僧人自称以及寺院日常开堂仪式中也有体现。僧人上疏皇帝的札子中,自称为“臣”;除圣节外,僧人开堂前需为君主祝圣,《禅苑清规》《入众须知》中录有为皇帝祝圣祈福的内容。《丛林校定清规总要》“新主持入院”条目载,敕差住持上任时,需手捧敕书,于佛殿前感谢圣恩,念诵“今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僧某,恭奉圣旨,上感圣恩,下情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③既已对君主称臣,佛教僧众便有护国之任,加之宋僧在修学方面具有优厚的环境条件,使得他们可以借助自己掌握的知识参与策论。契嵩在《论原》中讨论了“教化”“刑法”“问兵”“王霸”“君子小人”等议题。契嵩提出,欲达成“大政”“至政”,首要做到“至诚”“至义”,凡事合乎“中正”。至于如何行“中正”,首先要做到赏罚分明,其次在于推行“教化”。官府应做到修礼仪以正己,方能推行于人民,实现制度与教化的通容。作为僧人,契嵩对“刑法”与“用兵”之事的讨论为前代所未有。契嵩认为,政教为治国之根本,刑法只是末端辅助,君主治国需“重其本而不重其末”。对于军事,契嵩认为兵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固然不可不用,但需“发于仁而主于义”,发兵的目的在于维持仁义,君子仍需“尚德”。王霸之争是北宋君臣不断讨论的议题,契嵩《问霸》一文认为,君王应以诚信立世,以德行统国,不彰显权势,不怀功自傲;在谈论何谓“仁孝”时,契嵩认为,“圣人爱子以义谓之仁,事父以礼谓之孝”,天下应效法舜为子、文王为父之行。契嵩的上述主张,其出发点早已不是超脱六道的佛教,而完全进入儒学的传统语境,就其内容来看,与北宋儒者所主张的“回向三代”“仁义之治”“贵王贱霸”等观点亦完全契合。 ④随着南宋政权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僧人的忠君爱国思想亦愈加炽烈。释宗杲自比“忠义士大夫”,称自己“虽学佛”,“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释文珦?(xiàng)在《事君尽忠行》中留下了“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的诗句。(选自纪雪娟《忠孝观建构加快佛教本土化进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以僧赞宁所说“见在佛不拜过去佛”为定制,至此神权王权之争已经平息。 B.僧人上疏皇帝的札子中,自称为“臣”,体现了沙门与王权的臣属关系。 C.文中宋僧契嵩的主张内容上完全契合北宋儒者的“仁义之治”等观点。 D.从释宗杲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释宗杲是一个身在佛门却心在朝堂国家的僧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主要运用例证手法,论述宋僧调和了神权与王权的关系,宋时佛、儒在逐渐交融。 B.选文从结构来看采用了总分式,第一段是总说,提出观点;后三段分说,采用并列式。 C.《丛林校定清规总要》记载的新主持入院时仪式说明了宋时沙门对王权的臣属关系。 D.释文珦在《事君尽忠行》中留下的诗句说明了南宋时僧人忠君爱国思想炽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孝至忠是儒家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