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种材料硬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3、学会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的猜想、设计、操作、记录的经历,了解设计实验、探究科学的基本技能。 2、学生能从对事物一个特征的关注转移到对多个特征的关注上。 情感目标: 1、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比较材料的软硬。 【学习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习准备】 学生(每小组):记录单、木条两根、铁片两个、塑料制品两个、卡纸两张 教师准备:橡皮、海绵、电路检测器、铜丝、石头、榔头 【学习过程】 一、比较硬度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看哪些孩子能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 1.观察描述海绵、橡皮的软硬。 师:老师这里有个密封的盒子,里面放有海绵和橡皮,你要从盒子中拿出老师指定的物品,谁想来? 请一名学生尝试。 师;请你从盒中拿出海绵。(生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去捏它们,软的是海绵,硬的是橡皮。 师:那就请你用捏的方法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师:孩子们通过捏的方法,就能准确的判断出橡皮和海绵谁更硬。老师用“>”将它们联系起来,在这里它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展示:橡皮>海绵(橡皮比海绵硬)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软硬。 教师板书课题:哪种材料硬。生齐读课题。 2.观察、比较和描述卡纸、木条、塑料和铁片的硬度 揭示比较物体软硬的方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从塑料瓶中拿出卡纸、木条、塑料和铁片四种材料,你能用捏的办法比较它们的软硬吗?试一试。 师:我们已经不能用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软硬。那你能想出其它办法比较它们的软硬吗?(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的办法: 1、掰 2、互相砸 3、用铁钉划等。 师:那划了以后,你是通过比较什么来判断物体的软硬呢?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方法,那就是在物体的表面上留下划痕,再比较划痕的深浅。我们把这种判断物体软硬的方法叫做“刻划法”。我们可以借助别的物体来刻划,也可以让这两个物体相互刻划。 (1)猜想 请同学们猜一猜,按硬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它们,你会怎么排? 生1:铁片>木条>塑料>卡纸 师:还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生2:铁片>塑料>木条>卡纸 生3:木条>塑料>铁片>卡纸 生4:塑料>木条>铁片>卡纸 学生还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排列。 师评价: 1、你真是生活的小主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回答时的评价) 2、你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的吗?(当学生不会说理由时的评价) (2)实证 师: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猜想。想知道它们的硬度大小到底是怎样的吗?那就用刻划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师:同学们,请看表格。用来划的木条去刻划被划的木条,它们是同种材料,因此硬度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做比较。就在表格中填入斜线。卡纸与卡纸间的相互刻划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用比较,铁片与铁片,塑料与塑料也不用比较。 (转换展台,师生合作)现在老师就从塑料瓶中取出木条,我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去刻划被划材料中的卡纸和铁片,我只划一次。 师: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我请一名同学上来进行观察。 师刻划,生观察。 师:它们的表面是否留下了划痕。 生观察后回答。(卡纸的表面留下了划痕,铁片的表面没有留下划痕) 师进行第二次刻划,请另一名同学上来进行观察。 师:我这次刻划的力度要和刚才的力度一样。每次的力度都要适度,才能保证比较的公平与公正。 师:被划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