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77508

第22课《孟子》三章——得道之助,失道寡助 (课件+教案+练习+音频朗读)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81680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朗读,音频,练习,教案,课件,失道寡助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4、理解“得道”“失道”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意思,做一个“得道”的人。 难点 翻译课文,孟子关于以“道”治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做事要成功,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了解孟子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听。 通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引出新课。 初读感知 听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1、根据你听到的读音,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夫环而攻之 (fú)攻亲戚之年畔 (pàn)米粟非不多也 (sù)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怎样提出来的?明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作者用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两种情形,一个是一座小城久攻不下,用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又用一座坚固的城池却丢城逃跑的例子,证明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认真听,并标注读音。标注出节奏。思考。 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能力。 走近作者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笔记。 了解作者,识记文学常识。 作品链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选择笔记。 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词语积累 重点字词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环(huán):包围。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12.是:这。13.也:表判断语气,"是"。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15.池:护城河。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8.米粟(sù):粮食。19.多:充足。20.委:抛弃。21.而:然后22.去:离开。23.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