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循环》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人类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江河、湖泊等_____和浅层_____。 2、刚洗完澡会感到冷,是因为身体上的水分_____带走了热量。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这样的过程就是_____。 4、天气预报常会发布空气湿度的信息,它反映了_____、_____等的可能性。 5、冰雹常出现在夏季,是一种雷暴大风的强对流天气而降落的_____。 6、地面越光滑,水流速度越_____,积水越_____。 7、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_____地表,还会_____泥土和沙石。 8、_____使水、空气、土壤和生物很好地联系起来,形成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 9、河道的凹岸水流速度_____,凸岸水流速度_____。 10、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直接变成_____的现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21分) 1、水循环可以不断更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所以淡水资源用之不竭。( ) 2、把严冬中室外的铁块放到室内,一会铁块上出现水珠,这是因为温度高造成的。( ) 3、洗衣服经晾晒后变干是水分被蒸发掉了的缘故。( ) 4、湿度越大,人体感觉越舒服。( ) 5、如果雨水降落在山上,顺着山势,流动的水会汇集山的中部。( ) 6、地球上的咸水主要来自于海洋和一些咸水湖。( ) 7、弯曲的河道两侧的水流速度是不一样的。(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21分)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 ) A.云、蒸发、凝结 B.蒸发、凝结、降水 C.蒸发、凝结、水蒸气 D.蒸发、凝结、循环 2、下面景观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 A.假山 B.亭子 C.瀑布 D.长廊 3、水蒸气在0℃以下可以变成( ) A.霜、雪、冰雹 B.霜、露、雨 C.云、露、霜 D.冰雹、霜、雨 4、可以用来测量空气湿度的工具是( ) A.温度计 B.温湿度计 C.体温计 D.气压计 5、淡水储量约占全球总水量的( ) A. 2.5% B.0.3% C.97% D.0.1% 6、有关雨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部分的雨水会在地势较低处汇集,形成溪流。 B. 水的汇集会形成壮丽的景观,如瀑布。 C. 雨水在不同地面上的流动是不一样的。 D. 溪流汇集在一起,形成大工、大河,最后流入东海。 7、有关水蒸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是水蒸气在低空中遇冷而凝结成微小水滴的现象。 B. 空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滴。 C. 开封后的食盐变潮了,说明食盐中有水蒸气。 D.水蒸气像云一样可以看得见的。 四、填图题(每个1分,共6分) 五、实验题(每个1分,共11分) 下面是某组同学做的水循环模拟实验,请完成相关试题。 1、实验过程 ①取几粒_____放入烧杯,再将_____放入烧杯。 ②向烧杯内注人20毫升水,将盛满冰块的____放在烧杯上端。 ③用_____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实验现象。 2、填写烧杯水循环示意图 3、根据模拟实验,填写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六、问答题(共11分) 1、使水快速蒸发的方法有哪些?(3分) 2、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4分) 3、看图回答,冰雹是怎么形成的?(4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表水 地下水 2、蒸发 3、凝结 4、降雨 有雾 5、冰粒 6、快 多 7、侵蚀 搬运 8、水循环 9、快 慢 10、小冰晶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B 2、C 3、A 4、B 5、A 6、D 7、A 四、填图题 (1)海洋和陆地上的咸水 (2)淡水 (3)冰川 (4)地下水 (5)河流湖泊 (6)水蒸气等其他形式的水 五、实验题 1、①沸石 模拟地球的塑料模型 ②冷却皿 ③酒精灯 2、水蒸气 蒸发 凝结 3、①蒸发 ②水蒸气 ③凝结 ④雨 六、问答题 1、增加液体温度 增加液体表面积 增加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2、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