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01159

1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472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 一、巩固基础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论(lún)语 反省(xǐng) 罔(wāng)顾 不亦说(yuè)乎 B.愠(yùn)怒 枕(zhěn)木 逾(yù)距 传(chuán)不习乎 C.曲肱(gōng) 笃(dǔ)志 疏(sū)远 百战不殆(dài) D.不惑(huò ) 喜好(hào) 不堪(kān) 一箪(dān)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必须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B.匹夫不可夺志,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信,绝不能让别人把我们的志向夺走。 C.增长见识有两个途径,一是不断吸收新知,一是温故知新。 D.年少求学,我们都立志欲成为一个博学笃志的人。 3.本文有哪几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二、思考探究 4.本文文体是“语录体”,为什么我们在阅读时却没有一种“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讲道理)感? 5.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在论述中也对儒家思想中“修身”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本文及初中生活实际,你认为初中生在“修身”方面应如何做? 参考答案 1.D.(A.罔wǎng;B.逾yú;C.疏shū) 2.B(匹夫不可夺志: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示例:(1)课文选文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实际展开来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比较容易接受。(2)《论语》作为经典读物,学生心存敬畏感,加之所选十二章多是流传甚广、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学生愿意读,自然也就没有了说教感。 5.提示:(1)“学”“习”结合、“人不知而不愠”等方面,指明了君子为人、交友的态度。(2)孔子“三省”的做法警示我们初中生,要加强自我反省,方能提高 自我修养。(3)通过孔子自述道德修养的发展过程,我们明晰了个人的修养是伴随一生的,也是循序渐进的。(4)颜回的例子告诫我们,修身要克服困苦等的考验。(5)在“富贵”与“仁义”冲突时,抉择仁义。(6)“匹夫不可夺志”教导我们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7)“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具体措施指明了修身的方法。只要紧扣课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11 《论语》十二章 【教材分析】 《<论语>十二章》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也是初中学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它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内容多为简短的谈话和问答,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是古代儿童的蒙学读物。所选的这“十二则”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密切相关。学习这篇文章要通过借助“助读材料”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基本翻译、朗读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积累“水”“焉”“而”“乐”等词语,了解古今汉语的不同。 2.朗读全文,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学习文言文解析的基本方法。 3.理解本文关于学习、修身等个人修养方面的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四书”“七经”及传统经典作品,孔子的轶闻趣事。) (2)我积累的字词(悦、愠、省、水、焉、罔、而等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2.边读边悟 (1)课文“论”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选文中除了“子曰”,还有哪些人的话?他们论述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 (3)从所选的“十二章”中能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吗?如果能,你认为是什么?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星海撷珍) 上课伊始,说一点让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