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08084

2020版新一线突破高分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浙江专用)专题十四 2015—2019年高考作文赏析(共252张PPT)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339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版,专题,252张,赏析,作文,高考
  • cover
(课件网) 专题十四 2015—2019年高考作文赏析 高考语文 (浙江专用) 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 五年高考 1.(2019浙江,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重点考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 力,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贯彻“立德树人” 的教育理念,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材料内容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材料中前两句)是两种看法,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其 实是每一位优秀作家写作时都应该考虑的。这一部分是材料的引子。第二部分(材料中第三 句)是材料的核心,也是审题的切入点。由“作家”和“读者”都加了引号可知,这里的“作 家”和“读者”都有特定的含义, “作家”指创造生活的人,“读者”指与“创造生活的人” 有关联的其他人。这部分还有明确的作文指向: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即你对阅读你 “作品”(创造的生活)的“读者”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态度。重点是界定“生活”“读者”这 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关乎写作的内容。你的“作品”是什么?“作品”的指向是什么?你 的“读者”是谁?这是考生首先要思考的。 关于生活,考生可写的内容很多,但应该主要是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烦恼或快乐。你的“读 者”应该包括你自己和他人。写作时要思考“我”的生活与他人(外部世界、大环境)之间的 关系,或者是思考自己追求理想生活时与他人的生活(外部世界、时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这才是写作的核心。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写作的关键。 可以有以下写作角度: ①“作家”心里应该装着“读者”,但更要有真实的自己; ②笃守自己,莫被“读者”左右; ③“作家”和“读者”共写一本“书”,共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例文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自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旨以来,中华儿女已经为此付出了数千年的汗与 血,才换来了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翻开尘封许久却依旧熠熠生辉的典籍,我们看到的是上古 先贤们以己为书的如一、以身开道的无畏、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而如今,前辈们将身上的 重任交给了我们,作为生活的“作家”,新的一页将由我们书写。 若为生活的“作家”,愿能尽览人间欢愁,以自身为笔,以正义为墨,畅言世间往事。人生而懵 懂,若无教育,便与野兽无异,唯有不断学习,方可逐渐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意愿固然重 要,但更加不可或缺的是睁开双眼,用心对外界进行探索。也正是因此,即使人日渐年长也不应 忘记初心。在生活中,人人都是素材的来源,他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他人的诉求与期盼, 都是我们应该悉心聆听的,就如我们在懵懂之时学习他人的一举一动,即便成长也不忘初衷。 若为生活的“作家”,愿能放下杂念,摆脱迷茫。当人们开始把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时候,生 活这个词就开始变质。为了追求缥缈无谓的自由,人们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举动。从“世界 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弃工旅游的兴起,我们看见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变异。或许对于当事人 来说此举无可非议,但若这种思想成为了一种常态,那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随波逐流。自由是 生活的基石,但何为自由却是很多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身为生活的“作家”,虽要听取“读者” 的意见,却万万不可见者皆学。更何况,人并非一个单独的个体,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