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说课内容 一、实验教学目标 二、实验内容设计 三、实验方法设计 四、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与评价 一、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获取地震成因的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学会感恩,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二、实验内容的设计 实验一:用毛巾模拟地表岩层受力实验 实验二:用竹筷模拟地表岩层受力实验 三、实验方法的设计 实验采取分步进行:先用毛巾做模拟实验,再用竹筷做模拟实验。 实验中我用到了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 四、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课 (二)新课探究 1.地震成因 2.地震前兆 3.地震自救 (三)课后小结 (四)课后延伸 (一)情景导课: (二)新课探究 1.地震成因 2.地震前兆 3.地震自救 1.地震成因: (1)回忆旧知 (2)猜测地震成因 (3)模拟实验 (4)地震成因定义 (5)播放科学家对地震成因的解释 (1)回忆旧知:地球内部结构图 (2)猜测地震成因 (3)模拟实验 (4)地震成因: 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 岩层就会发生突然地、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的前兆: (1)先根据已有知识汇报 (2)课件出示图片 (3)出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2)地震前兆图片 (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3.地震自救 (1)根据已有或收集的知识先互相讨论自救知识,然后汇报。 (2)有序自救知识 (3)假如自己幸存在瓦砾中如何自救? (2)有序的自救知识 ③跑到空旷的地方 ④躲到“三角区” ①护住头部,重心降低,就近躲避 ②不要拥挤 有序离开 (3)模拟自己幸存在瓦砾中如何自救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 (四)课后延伸配乐配图配文进行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爱国教育。 五、板书设计 3.地震 成因 猜测 前兆 验证 自救 结论 六、教学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我本着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教学思路,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进行了安全教育,爱国教育和感恩教育,有效地达到了我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