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30417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26张pp+视频+教案+测试

日期:2025-11-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4306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成熟,教案,视频,pp+,26张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是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其内容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的两个课时中介绍了夏、商、周、秦的政治制度,并详细了解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由来。三省六部制、元以前的选官制度和监察与谏议制度等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为下一课《中国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作铺垫。从文明史观来看,这些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今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学生分析 (1) 学生在高一时已学过这些制度下的机构设置情况,但仍处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因此,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将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为理性阶段,培养学生从史实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他们感兴趣的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和有趣的历史事件上,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有直观性和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授课中穿插一些历史典型材料,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变化;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过程与方法: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省六部制的学习,借鉴其长处,做到古为今用;通过学习,了解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手段、方法 借助计算机,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整堂课分三个层次学习:印象篇,探究篇,展示篇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秦———元)三大标题: 帝王之心病乍现(秦出现君相矛盾), 帝王之自我医治(汉,隋唐,宋,元解决君相矛盾措施), 帝王之病痛初愈(从汉,隋唐,宋,元解决君相矛盾措施总结出的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趋势,特点)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回答问题小组总分核算。 最后教师总结。 导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微课: 《唐太宗与魏征》,唐太宗与魏征被看作古代明君贤相的典范,魏征死后,唐太宗亲手为他撰写墓碑碑文,不久太宗怒砸魏征墓……此事引起史学界争议…….以此引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君相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学习,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课标。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思考、明确课标) 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P10梳理从汉到元中枢权力机构名称,1分钟时间。对汉,隋唐,宋,元解决君相矛盾措施形成初步印象。  我们已经对汉到元中枢权力机构形成初步印象。接下来继续探究………. 首先回顾上节课所学: 思考1:秦开创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思考2:秦开创的政治体制包括哪些制度? 思考3:秦的中枢权力机构? 我们一起回顾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不同的职能,与今天的国家机构相比较,让学生冯直观了解。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讲述:宰相与丞相的区别,设问:宰相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呢? 展示材料: 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封驳谏诤之权。 ———《汉书》卷十九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对材料进行解释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