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3665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传播 粤教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2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
  • cover
粤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声音的传播》是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振动与声音的第二课。本课是基于学习了上一课《声音的产生》来后,学生继续研究、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的课文,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为下一课《乐音与噪声》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传播中离不开介质。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通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获取事实等活动,从而了解声音传播的知识和进行自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为今后的探究和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他们的关注,更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声音的奥秘。而且他们学习了科学一年多了,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声音传播的途径进行探究,但学生之前比较少接触设计试验,所以在教学中提供学生一些实验材料可以减少实验设计的难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水槽、摇铃;土电话。 2.演示材料:闹铃、钟罩、实验视频。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东西能制造出来,却看不见?什么东西能穿过物体,却不留下痕迹?(声音)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出课题。 今天啊!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声音,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仔细欣赏。(出示课件)我们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可以听到轰隆隆的雷电声,还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那么这些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第三单元的第2课《声音的传播》。 二、共同研究,学习新知 1.通过实验,发现声音能通过气体传播。 看,这是一个闹铃,我们把它放在钟罩里,它仍能发出声音吗? 生猜想。 教师谈话:如果用抽气机把钟罩里的空气抽出,闹铃还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看一段实验视频。(播放:实验视频)认真看,仔细听。 一步步引导学生证明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空气是一种气体,所以我们说声音通过? 生:气体传播。 (师板书:声音通过 气体 传播) 请学生根据生活举例,还有哪些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 2、小组设计方案,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师:我们已经验证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那如果声音与我们隔的不是空气,是木块、墙壁、桌子等等,我们称它们为“固体”,这样还能听到声音吗? (1)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做实验的,谁来做老师的小助手? (2)请一位同学到这边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小助手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师在旁边轻轻挠桌子。谁来说说老师是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3)让学生动手做。(出示课件)挠桌子实验: ·注意应轻轻地挠,只能让贴在桌子上的耳朵听见。 ·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师生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不发出声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讨论填写实验记录单。 (4)组长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你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能听到声音吗?听到什么?声音通过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