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39334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 第一课 认识多媒体教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215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一课,认识
  • cover
第一课 认识多媒体 【课题】认识多媒体 【授课者】建德市李家初级中学 李正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和分类,能够举例说明多媒体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及其作用,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归纳多媒体的含义和分析多媒体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媒体和多媒体包含的文化内涵,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多媒体的含义,分析多媒体的特点。 难点: 能够区分各种多媒体文件的类型。 【教学法设计】 讲授法,提问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准备】 1. 网络教室 2. 教师事先准备好《我的素材包》供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导入主题 1.展示:周杰伦和邓丽君两位流行明星的图片,简单介绍。邓丽君被誉为20世纪最富代表性的国际歌星,但是很遗憾,1995年,因哮喘病发去世,享年42岁。 2.提问:如果让这两位不同年代,且生死相隔的音乐传奇人物在同一舞台上演出,大家觉得可能吗? (教师播放周杰伦演唱会和邓丽君隔空对唱的视频)。 3.释疑:邓丽君的影像是通过全息投影(3d投影)实现的,这是世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创新成果,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世界,一起来认识多媒体。 学生观看视频 由学生非常熟悉的两位流行音乐的歌手引入,创设情境,提问“让两位跨越时空的歌手在同一舞台演出,可能吗?”引起学生的兴趣,感受多媒体技术带来的神奇变化! 探究新知: 媒体 一、认识“媒体”及其分类 教师:要了解多媒体技术,我们先来认识什么叫“媒体”。 定义:媒体———传递信息的载体 示例:展示媒体形式 图片:展示“马航370祈福”的图片。 提问:从图片中获得了什么? 声音:播放一段声音。 提问:从这段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视频:播放“马航坠毁”的新闻视频。 提问:从视频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归纳:我们从图片,声音,视频中得到的内容是“信息”,而这些“图片”,“声音”,“视频”则是信息的载体,也就是媒体。 总结媒体的分类: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 发散:说说你知道的“媒体” 请同桌两两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找同学来回答。 学生观看图片,音频和视频。 同桌讨论,发言 将抽象的媒体概念生活化为平时常见到的媒体形式,学生更易理解。 探究新知: 多媒体 二:认识“多媒体”及其特点 教师:认识了媒体之后,那么什么多媒体呢?顾名思义,多媒体技术包含了多种媒体信息。 定义:多媒体———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 特点: “用计算机处理”———人机交互性” “多种媒体信息”———集成性” “集成性”和“人机交互性”是多媒体作品最突出的两大特征。 通俗的说,通过计算机处理的作品才能算是多媒体作品。 辨析: 报纸,书本是多媒体吗?(否) 电子图书是多媒体吗?(是) 你的同桌在舞台上表演小品,班内同学把这个录制了下来,这个录像能不能算多媒体作品呢?(否) 如果将这个录像作品加上背景音乐,配上文字,那么这个视频是不是多媒体作品呢?(是) 总结:通过计算机处理的作品才能算是多媒体作品。 学生回答 在理解“媒体”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的概念,通过对多媒体概念的分析,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共性化的多媒体概念的含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化的认识。 多媒体的概念易混淆,设计辨析环节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加深理解。 探究新知: 多媒体的应用 寻找身边的多媒体 教师:若干年前,人们对多媒体技术还是一无所知,但是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生活中应用 1)教师播放PPT作品《小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