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44529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52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第一,单元
  • cover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解析 1、内容:《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毛泽东再游长沙,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 2、解析: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的革命心路历程。本文反映了作者游经长沙,看到壮阔秋景抒发了革命志士主宰祖国命运的豪情。 二、目标与解析 1、目标: (1)品味诗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 (2)感受抒情主人公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解析: (1)理解本词景与情的关系,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品读词中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 (2)结合背景的分析,领悟诗人激越的情感,感受诗人胸中的豪情。 (3)体会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培养开阔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沁园春·长沙》中众多意象的描写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渲染等表现手法,学生在鉴赏是容易遇到赏析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点拨,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鉴赏全诗。 四、教学条件支持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基本步骤 (二)教学情境 一、问题与例题 导入: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 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关于“秋”的文学知识,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文章感情基调。 二、词的有关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按照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 设计意图:掌握词的文学常识。 三、朗读课文,把握内容,并掌握字词 1、重点字词。 2、情境朗读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为理解感悟做准备。 四、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问题1:诗人写了哪些景物?都用了些什么词来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共有的特征呢??? (学生开发式地回答问题,小组内同学先交流自己的阅读初感,然后请几位回答,估计学生会说毛泽东很大气,志存高远;有学生会说这首词很豪放,表达了词人的豪迈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问题2: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关键词(动词)立、看、问、忆、记 由此看来:上阕的“立、看、问”则主要写眼前之景,下阕的“忆、记”则侧重写追忆往事 设计意图:理清思路,帮助记忆。 问题3:词的上阙景物描写很精彩,选出你喜欢的景物分析其妙处。 1、独立寒秋图 a、请学生描述这幅图,并调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