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61244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9讲 总复习:虚词之概说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434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复习,资料,人教,虚词,补习,教学
  • cover
虚词之概说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18个,但高考的命题重点要集中在文言文课文中几个常见、常用的虚词上面。 《考试大纲》要求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趋势 能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了解,而不是机械识记。 《考试大纲》确定的考查范围为18个虚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以考查能否分辨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用法的异同为目的;通常引用教材中的文言语句,与所选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比较;淡化词义而强调用法分析。 知识讲解 复习文言虚词,应对照《考试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虚词逐个归纳整理。文言虚词的积累应当注重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分析,日积月累。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特别是那些在平时练习里面经常出现的课本里面的句子,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集中比较,系统掌握。 文言虚词的分类及用法 常见虚词分类 代词:(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3)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1)范围副词———则、犹? (2)时间副词———既、已、且? (3)语气副词———其、何、遂? 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虚词特殊现象 1、兼词 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常见的有诸、焉、盍、叵、旃等。? 诸:用在句中相当于“之于”,用在句尾相当于“之乎”。例,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诸,之于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见孟子》)诸,之乎 焉,相当于“于之”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盍,相当于“何不”。例, (5)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侍坐》) 叵,相当于“不可”。例, (6)居心叵测 旃,相当于“之焉”。 虚词连用 有时是两个词,如“也哉”、“矣夫”、“焉尔”、“也矣”,有时是三个连用,如“也乎哉”、“噫吁嘻”、“而已矣”。虚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语气的重点在最末一个字上。 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虚词,发展到现在,成了一个双音节虚词,我们将之称做复音虚词,如,于是、无论、可以、从而、其实、虽然、无以、有以、得无、无乃、何其、何况、否则、然则、已而、足以、可行、是以、所以、因为等等。 对复音虚词,不能简单地用现代语意去理解。如,“可以一战”,“可以”在这里是“可以凭借”,不能译为“能够”;有的复音虚词,不能简单地采取两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