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71330

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学案(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1198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学,要点,讲解
  • cover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要 点 讲 解 要点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1. 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方法:如图,身高为a的小明直立于旗杆AB的影子的顶端D处,测量小明的影长DE=b,同一时刻测量旗杆AB的影长BD=c. 原理:因为CE∥AD,所以∠CED=∠ADB. 又因为CD⊥BE,AB⊥BE, 所以△CDE∽△ABD,所以=, 即=,所以AB=. 即旗杆的高度为. 总结:基本思路是利用太阳光是平行光线以及人、旗杆与地面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关系式求解. 2. 利用标杆 方法:如图,人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CD=m,标杆GF的高度为n,人与标杆的水平距离DF=a,旗杆与标杆的水平距离BF=b. 原理:过点C作CE⊥AB于点E,交GF于点H. 因为GF⊥BD,AB⊥BD,所以GH∥AB,所以∠GHC=∠AEC. 又因为∠GCH=∠ACE, 所以△CGH∽△CAE,所以=. 因为CH=DF=a,GH=GF-HF=GF-CD=n-m,CE=BD=DF+BF=a+b, 所以=,所以AE=. 所以AB=AE+BE=+m 即旗杆的高度为+m. 总结:借助标杆测量旗杆的高度,思路是从人眼所在的部位向旗杆作垂线,根据人、标杆、旗杆与地面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关系式求解. 3. 利用镜子的反射 方法:如图,测得人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CD=a,测量人的脚部与镜子的距离DE=b,旗杆的底端B与镜子的距离BE=c. 原理:因为CD⊥BD,AB⊥BD,所以∠CDE=∠ABE=90°. 又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得∠CED=∠AEB. 所以△CDE∽△ABE,所以=, 即=,所以AB=. 即旗杆的高度为. 总结: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旗杆的高度,思路是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人、旗杆与地面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关系式求解. 经典例题1 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用手电筒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0.7m,BP=0.9m,PD=15m,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多少米? 解析:小明和古城墙都与地面垂直,∠APB=∠CPD,则△ABP∽△CDP,由此列比例式求解. 解:在△APB和△CPD中,AB⊥BD,CD⊥BD, ∴∠ABP=∠CDP=90°.又∵∠APB=∠CPD,∴△ABP∽△CDP,∴=,即=,解得CD=(m).即古城墙的高度是m. 易错易混警示 影子不在同一平面时,用错影子的长度导致计算错误 经典例题2 如图,某时刻大树AB的影子一部分在BD上,另一部分都在墙上的CD处,同时1.2m的标杆影长3m,已知CD=4m,BD=6m,求大树的高度. 解:设大树高度为xm,过点D作DF∥AC,交AB于点F. 又∵AB∥CD.∴四边形AFDC为平行四边形,∴AF=CD,则BF=AB-AF=AB-CD=(x-4)m.∴=,即=.解得 x=6.4.即大树的高是为6.4m. 当 堂 检 测 1. 要测量出一棵树的高度,除了测量出人高与人的影长外,还需要测出(  ) A. 仰角  B. 树的影长 C. 标杆的影长 D. 都不需要 2. 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为15米(如图),然后在A处竖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为3米,则楼高为(  ) A. 10米 B. 12米 C. 15米 D. 22.5米 第2题 第3题 3. 如图,小东用长为3.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与旗杆相距22m,则旗杆的高为(  ) A. 12m B. 10m C. 8m D. 7m 4. 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若标杆BE的高为1.5m,测得AB=2m,BC=14m,则楼高CD为 m. 第4题 第5题 5. 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大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离树底(B)8.4m的E处,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