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9153

第三课 远离违法犯罪(2010年中考演练同步作业)

日期:2025-10-0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1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远离,违法犯罪,2010年,中考,演练
  • cover
第三课 远离违法犯罪 一、选择题 1.(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 云南省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如参观戒毒所和禁毒教育图片展 览,观看禁毒教育影视和召开主题班会等。据此回答(1)—(2)题。 (1)通过活动,同学们产生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A) ①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人体和社会有高危害性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③禁毒与云南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不大④青少年要珍爱生命、拒绝和远离毒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参加学校组织的禁毒教育活动,提高了我们的认识,也要求我们自觉做到(D) ①不吸毒、不贩毒、不种毒 ②向亲友宣传毒品的各种危害 ③发现毒品或贩毒人员 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学校报告 ④积极参加惩制毒品犯罪和禁毒立法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⑨④D.①②③ 2.(2010年恩施自治州)放学回家途中,同村的几位青年请小宇去打老虎机。对此,小宇最好的做法是( A ) A.智找理由,婉言拒绝 B.对方拿钱便去 C.大声喊叫,坚决拒绝 D.迅速报警 3.(2010年鸡西市)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BCD) A.遭遇意外险情时,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B.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不良诱惑 C.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 D.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4.(2010年湖南省衡阳市)一高二学生王少伟,从小学起就迷恋互联网,初中时出于好奇,开始研究黑客技术,2008年因攻击2200我个境内外同站,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被依法判刑。据此回答(1)--(2)题 (1)青少年应该( ) ①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网络规则 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拒绝网络生活 ④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2)以上事实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国家强制性 二、非选择题 1.(2010年常德市)九年级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体壮,经常欺负瘦弱的李伟,向李伟索要钱物,李伟不给就会遭到张强的打骂。终于,李伟忍无可忍,于2010年3月13日晚餐后,以请张强吃东西为由将他约到校外,两人见面后,李伟趁张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向张强连刺数刀后逃走。结果,张强倒在血泊中,后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却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李伟抓获归案。(10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为什么?(4分) 犯罪行为。(1分)因为李伟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法处罚。(3分) (2)事后,张强和李伟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系列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避免悲剧重演。对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3分) 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主题班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请律师或司法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制讲座等。(三类,每类各1分,共3分。如果只答出某一类中的几种,如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只能给1分;如果每一类都答出了一种,如黑板报、主题班会、举办法制讲座,可以给3分)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3分) 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纪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等。(每点1分,共3分) 2.(2010年江苏常州)就校园周边存在的敲诈勒索学生现象,某校九(1)班同学分成考察组、采访组、文献组开展调查研究,请你一起参与。 【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学校周边有多家网吧、游戏室、台球室。有些同学禁不住诱惑,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增加了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的机会,从而招致敲诈勒索。 (1)结合青少年自身实际,提出三种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3分) 【现场采访】就学生遭遇敲诈勒索问题,学校德育处主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