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13338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相遇问题 冀教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1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相遇
  • cover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王利欣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45--P46。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内容是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两辆汽车相对行驶的具体事例,设计了两个相遇问题。通过解决相遇问题巩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设计了一道三步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让学生了解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混合运算。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计算和简单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括号的用法,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基础上,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讨论、自主解答“相遇”问题以及交流算法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能对题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我是小小读书郎,蹦蹦跳跳上学忙。每分要走70米,4分才能到学堂。 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主持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好朋友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请学生帮忙计算到学校有多少米,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引出新知识的切入点,促进由旧向新的迁移,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教师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此类问题的愿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中。】 刚才的问题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 、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二、尝试探索,合作研究:课内尝试小研究。 活动一 (一)、讲授方法一:列表法 1、课件出示例1。 2、那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题。 3、你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4、经过4小时相遇什么意思? 5、小组内共同讨论解答课内尝试小研究的方法一。 6、小组展示汇报方法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 (二)、讲授方法二: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合计(千米) 172 观察上图表格的最后一列。 1、172千米与最后一列的第3、4、5行的数据有什么倍数关系?小组内完成方法二。 2、小组汇报展示。师生共同完成方法二。重点讲解算式的意义。 3、老师着重讲解速度和的意思。(借助表格和线段图) (三)、讲授方法三: 观察表格: 1、合计的路程688千米=368千米+320千米,那么368千米和320千米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2、小组合作把方法三填完整。重点讲解算式的意义。 3、老师着重讲解92×4和80×4的意思。(借助表格和线段图) 方法二和方法三的解法都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不过,第一种方法是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得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用速度和乘相同的时间。象这样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相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在感知理解、数形结合方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从而得出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加深对相遇问题三种解题方法的理解。】 活动二: 1、师: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这三种量当中,已知其中两种量都能求出第三种量,相遇时间怎么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2、出示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