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13340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1相遇问题 冀教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9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上册,学说,课稿,-5.1,相遇
  • cover
《相遇问题》说课稿 分析教材,理请思路。 (一)教学内容。 《相遇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特点。 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中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以前学习的这种问题,都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这部分教材开始,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里以相遇问题为主。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因此,相遇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同时,由于相遇问题中术语较多,并且速度和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再加此类题目发展变化多,有方向问题,出发地点问题,还有时间问题。学生要全部掌握这些是较困难的,因此也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难点之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相遇求路程”的问题,使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其次教材呈现了“相遇求时间”的问题,主用通过列表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而分析解答。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讨论、自主解答“相遇”问题以及交流算法的过程。 (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及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本节课在教法上考虑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采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放———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四步教学法。同时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比划中理解,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学会合作交流。真正做到优化教法,注重学法。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五个部分: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开门见山,直接明确:人走路、车船行驶、飞机飞行等都是有关行程的问题,关于行程问题你都知道什么?学生回顾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学生齐读。教师揭示课题:前面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预设:学过了知道速度和了,是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以前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是什么数量关系呢,学生说老师出示课件。既然已经学习了,那老师就检验一下,看你们学习的怎么样。 (二)解决问题。 出示例一情境图。 1、自己读题,师:从这个情境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想理解这道题,你认为哪些关键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提示学生按顺序说。出示四个词语(同时、相对、相遇、相距、) 3、学生用手比划或用嘴说可两人一组表演来理解几个词的意思。 4、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5、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 自己尝试做题。 6、展示两种算法,投影出示两种算法 生1:说出你先求什么,(合成一句话)再求什么。这种两边乘除法中间加减法应该怎么算(两边要先同时算,再算加减法)为什么要乘4.(有4个92,4个80)出示课件演示 生2:说出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果生说先算速度和,师板书并问速度和算出了什么。有括号的应该怎么算,为什么要用它们的和乘4.(走了4个172)出示课件演示 9、介绍速度和。 10、从而得出数量关系式是 板书: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出示例二情境图 1说说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