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24695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819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延续,文化,血脉,教案
  • cover
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2.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力目标 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传承、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重点:文化的力量,美德的力量。 难点:树立文化自信。 【导入新课】 材料导入:阅读材料(展示下面材料),思考: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有关文化的话题。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根 1.阅读材料(展示下面材料),回答: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于殷商,实际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已达8 000年。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2)除汉字外,你还知道中华文化的哪些内容?这些文化是由谁创造的? 答案提示: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这些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师总结:①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②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活动:阅读教材P61“探究与分享”,分组讨论: (1)这段文字中包含着哪三种文化? (2)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答案提示: (1)这段文字中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包容,融入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过程,成为中国道路深层的价值目标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根;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 教师总结: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齐读教材P61“相关链接”,思考我们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答案提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