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4125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的传播粤教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8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传播
  • cover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当一根针落到地上、当我们朗读课文、当一架飞机急速划过长空,就会将声音一波一波地发送出去,就像一块石头被扔进池塘引起的波纹一样,我们把这称为声波。我们看不见声波,但是我们的耳朵可以探测到它们,我们的大脑能将它们加工成声音。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碰到物体时,它们会使物体振动。尽管声音能够穿过各种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但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每小时约1224千米)。声音传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在短距离内,声音对发出者与接受者来说似乎是同时发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雷雨天,我们经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他们逐渐理解这一现象。 二、学情分析 “声音的传播”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不同物 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不同物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出问题。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一)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刚刚的问题确实把大家难住了,那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你们知道声音能在那些物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拿出一些证据来。 2.交流汇报。 (1)? ? 声音能在空气(气体) 中传播。 ———引导:人讲话时,嘴巴和你们的耳朵之间隔着什么?(空气) ———音乐片发出声音,音乐片和耳朵之间隔着什么?(空气) ———假如没有空气呢?录像实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课件)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实验中,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了吗?有没有通过其他物体传播? (2)?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声 音在固体中能不能传播? ———实验1:耳朵紧贴桌面听笔和纸面摩擦的声音。 实验要求: ①? ? 同桌两人合作,轮流听笔 在纸上的摩擦声; ②? ? 一人用笔在纸上轻轻地画 圆圈,另一人用棉花球塞住一只耳朵后,在直接听笔在纸上的摩 擦声; ③? ? 然后再把耳朵紧贴在桌面 上听; ④? ? 实验时一定要保持安静。 ———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 ———实验2:土电话的传声。 ①? ? 教师和一名学生演示; ②? ? 学生操作 ③? ? 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用 土电话对话时用手触碰一下棉线。 ———说说有什么发现?能证明什么? (3)? ? 声音在液体(水)中传 播。 ———学生猜测。 ———演示实验:《水中手机》,请一名学生帮助演示。 3.小结。 ———以上实验证明了什么?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他们是架在发生物体和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就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的耳朵中的,假如发声物体和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