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42832

第7课 星星大变身——形状补间动画 教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896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7课,星星,变身,形状,补间,动画
  • cover
第7课 星星大变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 ⑵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⑶理解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学习圆变矩形的形状补间动画,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⑵通过学习小星星变蓝色眼睛及月亮睡着了的动画,加深对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理解,特别是对象的分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养成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⑵养成用心观察、勇于实践、善于探究、敢于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个人二次备课,要求手写) 课堂导入 漆黑的夜空下,弯弯的月亮睡着了,小星星眨着眼睛,变成了闪动的蓝色眼睛。 欣赏动画 观看,思考 目标认定 ⑴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 ⑵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⑶理解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异同 展示学习目标 了解学习目标,看书P34-35 新课导学 一、认识形状补间动画: 在起始帧上绘制一个形状,在结束帧上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就根据一定的算法补充完整中间的帧,从而产生动画。 二、分析“镜头3”动画结构 星星眨眼睛,星星变眼睛,闪动的蓝眼睛 三、制作星星大变身的动画 1.新建“眼睛”图形元件 2.排列“星星” 3.制作“星星”变“眼睛”动画 四、制作月亮睡觉动画 回到“场景1” ,选中“月亮”图层的第1帧,把“月亮”元件从库面板拖出来,调整大小及位置。 1、演示由圆逐渐过渡到矩形,帮助理解形状补间动画原理。 分析与对比 1、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巡堂指导 3、指导小组协作交流。4、小结操作要领。 5、提问,释疑、小结。 1、阅读课本,划起概念。 2、理解形状补间动画原理。 1、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自学课本 完成动画 小组协作,交流 小结 作品上交、点评。 课堂小结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 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 转换为元件与分离的关系 达标测评 1、FLASH动画分为: A、形状补间动画 B、动作补间动画 C、逐帧动画 2、形状补间动画是创建类似于 的过渡效果,是一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渡到另一个 。 3、在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中,要将对象转化为元件,但是在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中,则刚好相反,对于元件、组合、位图、文字等要先进行 矢量化,再应用形状补间。 拓展探究 图形变文字的动画 一种图形变另外一种图形的动画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