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43667

书愤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912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书愤,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书愤》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①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 ?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秋夜怀吴中① (宋)陆 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②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注】 ①这首诗写于淳熙元年(1174)陆游离蜀州通判任后。“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②灞桥:桥名,在长安东三十里的灞水上。 4.首联中的“挑灯”“句句”看似寻常,其实却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你结合课本节选的《离骚》的内容和你所了解的屈原的遭遇,谈谈你对陆游夜读《楚辞》心境的理解。 5.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答案: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意思对即可。 2.答案:诸葛亮 3.答案: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4.答案:———挑灯”,说明是久读;“句句”,绝非《楚辞》中的一篇一章。可见“不吾欺”的是贯穿在《楚辞》“句句”中的主要精神———关心国家命运,指斥权奸误国,对因谗被逐的不满等等,是作者内心所深许的,这也正是陆游夜读《楚辞》时的心境。 5.答案: ①双关:用“柳”音关“留”,用“灞桥”意关京都;明写自己留恋吴中,暗示朝中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②由自己在蜀州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两相对比,更加显示了千里客居者的孤独和苦闷。 《书愤》 《书愤》是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部分。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唐宋诗词。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对陆游已经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诗歌鉴赏和默写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大板块,所以再设计两个高考练习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 (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大声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然后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在改写中了解诗歌的内容。做到当堂背诵默写。 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解答,多方面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蹉跎岁月、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导入新课 陆游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