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67531

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学案+练习)6 《辛弃疾词两首》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127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语文,必修,课件,学案,练习
    6 辛弃疾词两首 一、读准字音 遥岑(  ) 玉簪(  )    揾英雄泪(  ) 螺髻(  ) 堪脍(  ) 孙仲谋(  ) 舞榭(  ) 封狼居胥(  ) 佛狸祠(  ) [答案] cén zān wèn jì kuài zhònɡ xiè xū cí 二、一词多义 见 顾 望 犹 何 [答案] 动词,看见 动词,拜见,会见 介词,表被动/动词,回头看 动词,讲究,考虑 动词,拜访 副词,反而,却/动词,远看 动词,对望 动词,盼望/副词,尚且 动词,如同,好像 副词,还、仍/疑问代词,什么 疑问代词,哪里 代词,与动词“如”“若”等连用,表“怎么样” 副词,多么 三、词类活用 1.遥岑远目   (    )_____ 2.赢得仓皇北顾 (    )_____ 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 眺望 2.名词作状语 向北 3.名词作动词 吃饭 四、古今异义 1.献愁供恨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2.尽西风,季鹰归未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3.可惜流年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答案] 1.古义:遗憾。今义:仇恨。 2.古义:秋风。今义:从西面吹来的风。 3.古义:指可叹,令人感慨。今义:指令人惋惜。 五、文言句式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译文:_____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 译文:_____ [答案] 1.倒装句,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2.倒装句,应为“扬州路烽火”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资料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又是爱国词派的代表。曾有过亲入敌营侦察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人的金军大营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南渡归宋后,先后任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职。后受南宋投降派排斥打击,被免职退居上饶、铅山达20年之久。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忧愤而死。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有《稼轩词》及《稼轩长短句》。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当时作者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很多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鸣,就更引发出他的无限忧思。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我待,就这样白白地老去。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6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使,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取胜,不愿认真准备。他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并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后,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 辛派词 南宋时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诗词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 用 典 又称用事,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指将古代人物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融会在文句或诗句中,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用典是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